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國內大儲招標迅猛增長,超市場預期!2021年中國新增裝機為2.5GW/4.6GWh,分別同比+82%/+88%,結構上看大儲占總裝機的96%,近年來國家或地方推出超過400項相關政策來支持儲能發展,在強制配儲等政策的核心驅動下,國內大儲迎來高速增長。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根據我們不完全統計,2022年上半年儲能公開招標已超過20GWh,隨地面光伏需求啟動,儲能招標和安裝將逐步加速。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我們認為2022/2023年地面光伏配儲比例將提升至10%/12.5%,疊加獨立儲能和風電配儲,我們預計國內大儲裝機將分別達到5.8/14.7GW,對應11.2/31.1GWh。同時考慮分布式光伏儲能需求,預計到2025年國內儲能新增裝機為50.3GW/120.5GWh,2022-2025年CAGR為97.62%/112.53%。
◆獨立儲能或成為國內大儲主要模式。2022年儲能電池和儲能逆變器漲價,帶來儲能價格上漲。據我們不完全統計,8月儲能系統中標均價為1.62元/Wh,相較于2022年初均價1.22元/Wh上漲了33%。漲價后光儲電站收益率將下降2-3pct,強制配儲要求下刺激獨立儲能和儲能租賃模式的出現。獨立/共享儲能具備規?;当緝瀯?,可通過租賃調峰能力和參與輔助服務或電力市場交易獲得收益,根據我們的計算,獨立儲能的收益率可達到8.4%,2022H1并網投運的獨立儲能電站共2座、啟動施工建設的項目共17個、進入/完成EPC和儲能設備招標的項目共64個,總計規模9.24GW/18.55GWh。獨立/共享儲能是中國當前市場下儲能盈利的很好的模式,或在國內成為主流。
◆美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大儲市場,驅動力在于①配儲后電站上網PPA電價更高,配儲(50%+4h)項目平均PPA溢價為$10/MWh;②ITC稅收抵免政策延長10年,支持儲能發展;③美國電力現貨市場機制完備,市場化電價下輔助服務和容量補償具備較高收益。我們預計美國2022/2023年儲能裝機將達到7.7/17.1GW,21.1/49.1GWh,到2025年美國儲能新增裝機將達到48.7GW/149.3GWh,2022-2025年CAGR為85%/92%。進一步測算得,2025年全球儲能總需求為169.5GW/431.3GWh,2022-2025年CAGR為83%/92%; 2025年全球儲能出貨為284.4GW/735.4GWh,2022-2025年CAGR為74%/80%
◆國內大儲市場發展迅速,多家儲能品牌依托國內渠道資源加大出貨布局。2021年國內儲能出貨寧德遙遙領先,儲能PCS出貨上能電氣、科華數據增長迅速,儲能系統海博思創、電工時代、科華數據、陽光電源等居于前列。各類新技術迭出,共同促進大儲行業持續發展。1)高壓級聯儲能在大容量場景優勢顯著;2)儲能電站火災頻發,政策不斷強調儲能安全,液冷、全氟己酮方案受到關注;3)新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快速發展,鈉離子電池儲能、液流電池儲能、氫儲等產業化不斷加速;4)新的物理儲能技術層出不窮,光熱儲能、重力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示范項目逐步落地。
◆投資建議:1)國內儲能電池/逆變器/EPC龍頭,推薦寧德時代、億緯鋰能、陽光電源、南網科技,關注南都電源、盛弘股份、科華數據、上能電氣、國軒高科;2)儲能相關儲備、儲能占比逐步提升,推薦比亞迪、金盤科技,關注欣旺達、青鳥消防、國安達、英維克、智光電氣、科陸電子、寶光股份、中國天楹。海外戶儲加速發展,我們持續強烈看好海外戶儲受益標的:推薦錦浪科技、派能科技、德業股份、禾邁股份、昱能科技、固德威,關注科士達、鵬輝能源、科信技術等。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風險;政策落地不及預期的風險;競爭加劇的風險。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