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核心觀點:利元亨是國內領先的鋰電設備廠商,2016-2021年營收/歸母凈利潤CAGR為59.05%/75.27%,2021年營收/歸母凈利潤23.31/2.12億元,同比增速63.04%/51.08%。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公司作為鋰電設備行業的后起之秀,近幾年業績增速優于同行,核心競爭力來自于其領先的技術實力、優質的客戶資源、規?;慕桓赌芰σ约案咝У墓芾砟芰?。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縱向看,公司憑借深厚技術積累,不斷豐富產品線,在鋰電設備領域已形成“專機+整線+數智(數字化、智能化)整廠解決方案”的全鏈條布局,充分受益全球電池擴產浪潮;橫向看,公司不斷加大研發,從在研項目的產品布局來看,下游應用正由鋰電向氫能、儲能、光伏等領域拓展,有望持續打開成長天花板。
■鋰電設備景氣度有望延續,新興設備廠商迎發展新機遇:1)短期來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2022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2.02%,較2021年全年提升3.75pct,動力電池擴產趨勢延續;2)中期來看,海外電池廠擴產加速+車企加碼布局動力電池,我們預計未來三年海外鋰電設備CAGR達到20.85%,高于國內增速13.51%,支撐鋰電設備需求持續增長;3)長期來看,儲能領域高速發展,根據GGII統計,2021年全球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到70GWh,預計2025年出貨量達到460GWh,對應2021-2025年CAGR為60.11%,儲能市場有望成為鋰電設備增長新動能。鋰電設備需求旺盛,而行業內具備規模生產能力的鋰電設備企業數量有限,高端產能供不應求。展望未來,一方面,動力電池擴產趨勢延續,設備訂單外溢,給二線設備廠商進入一線客戶供應鏈體系的機會;另一方面,下游集中度提升趨勢明顯,電池廠對設備商提出更高要求,客戶資質優、研發實力強、管理水平高、且具備大規模交付能力的設備商將持續受益,市場份額有望提升。
■公司憑借研發+客戶+交付+管理優勢,實現后發制人:①研發:公司研發費用率常年維持10%以上,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1838人,同比增長68.93%,占總員工比重達到23.34%,依托高強度研發投入和高水平研發團隊,公司產品線不斷拓寬,目前已具備鋰電設備整線交付能力;②客戶:與消費鋰電龍頭ATL建立穩定合作關系,在動力鋰電領域已進入比亞迪、寧德時代、蜂巢等頭部電池廠供應體系,并積極開拓了海辰能源、楚能新能源、阿斯特、天能股份等儲能客戶;③交付:把握下游擴產節奏,前瞻性擴充產能+儲備人員,截止2022年上半年末員工人數達到7875人,較年初增長21.22%;2022年年底募投項目竣工滿產可實現70億元產能,可滿足下游客戶規模交付需求;④管理:人員管理方面,培養一人多崗技術工程師,積極提升人員效能,2021年公司人均創收35.89萬元,同比2020年提升15.02%;運營管理方面,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有效管理,2022年上半年管理費用率11.33%,同比下降1.75pct,控費降本成效初顯。
公司的成長性來自三方面:1)產品:由專機向整線延伸,產品線不斷豐富。公司由化成容量測試機起家,憑借多年技術積累,在鋰電領域已形成“專機→一體機→局部環節整線→全流程整線”全鏈條布局。根據公告,截至2022年7月末,公司鋰電整線在手訂單及中標通知金額為55.93億元(不含稅),數量164條,遠高于2021全年的25.15億元(不含稅)和68條。在下游擴產趨勢延續的背景下,公司具備大規模整線交付能力,有望充分受益鋰電設備高景氣;2)市場:全球化布局啟動,受益全球鋰電擴產浪潮。隨著國內鋰電市場逐步邁入存量競爭,設備商的全球化配套能力成為競爭力之一。公司成立之初開始全球化布局,目前已在德國、波蘭、瑞士等地擁有子公司或辦事處。訂單方面,根據公告,公司2021年中標蜂巢能源歐洲項目,2022年中標北美動力電池上市企業整線訂單,同年,惠州總部獲韓系電池廠現場考察。受益于全球鋰電擴產浪潮,公司作為具備全球化布局的設備廠商,未來海外業務有望放量;3)業務:在鞏固鋰電業務的基礎上,積極布局氫能、光伏等領域,打開遠期成長空間。公司聚焦新能源業務,不斷拓展產業鏈,2018年布局氫能,2021年業務拓展至光伏領域,平臺化布局持續推進。根據公告,在氫能領域,公司推出氫燃料電池系統——核心部件的全工藝制造解決方案,在膜電極制備、雙極板制造、電堆堆疊、發動機系統的組裝和檢測等多個關鍵工藝環節布局,已與國家電投建立合作關系;在光伏領域,公司已開發包括光伏組件自動化產線、全自動超快無損切片機、PERC激光開槽設備等設備,部分產品已實現交付并在驗證階段,未來氫能、光伏等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新增長點。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22-2024年營收分別為44.91/69.35/93.6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92.65%/54.41%/34.97%;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9/8.43/11.1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30.71%/72.03%/32.25%,對應PE分別為46X/27X/20X,給予“買入-A”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車銷量低于預期,電池廠擴產低于預期,公司研發進度不及預期,公司新客戶開拓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